close
資策會台北課程-網路社群行銷規劃與技法北論壇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在家網路創業 本報資料照片

廣義的台獨,34 %不能小看

聯合報公布「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台北論壇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表示,民調顯示,統獨主張部分,變化極小;近三年均有七成民意主張廣義的維持現狀。但廣義的台獨(即急獨加緩獨)今年仍有百分之卅四,不能小看。而且廣義的台獨五年來微幅上升,而廣義的統一微幅下降。

蘇起表示,理論上,推動統獨的力量有三。第一是自然的力量。它是有利於台灣獨立的,也就是說隨著兩岸隔離時間的拖長,獨的主張會自然增強,而統的願望會自然降低。正因為有這個認識,所以北京一直希望「以通促統」,用兩岸人民的直接交往來阻止獨的上升。同理,台獨人士則用阻撓兩岸交流來確保獨的天然優勢。第二及第三個力量就是兩岸政府如何用政策來推動統或獨。統獨的起伏就是這三股力量較量高下的結果。

過去五年自然的力量持續有利於獨的發展,但相較於扁政府時期台獨民意的快速茁壯,廣義的台獨在這五年只上升了百分之三,顯然速度似有減緩。這應是馬政府的兩岸和解政策及大陸對台態度溫和產生的「緩漲」效果。但由於馬政府明顯迴避統一議題,在政策設計及論述上都刻意突出「台灣」,而不是「中國」,而大陸在經歷扁政府時期的震盪以後,為了不刺激台灣,也刻意迴避促統,所以這幾年雖然做到了台獨的緩漲,卻沒能完全克服自然的時間因素造成的促獨效果。

相對的,主張台獨的百分之卅四相當穩定,即使沒有促獨政策支撐,僅憑自然力量仍能緩步提升。

能有三成好感,已經很不容易了

蘇起表示,民眾印象(對政府及人民)部分,配合前面的「維持現狀」及「安全感」,顯示台灣民眾基本上是用「理性」,而不是用「感性」來看待大陸。這點與大陸民眾多半用「感性」態度來看台灣完全不一樣。

這個差異其實非常自然。一方面,兩岸民眾過去相隔了九十幾年才開始跨海交流(自中日馬關條約至經國先生開放探親),至今也不過二十餘年。

一方面兩岸制度分歧持續存在。一方面台灣的被威脅感也持續存在。所以力量較小的台灣當然心存防衛心理,時時挑剔,處處小心,而信心較強的大陸比較心存浪漫,樂於包容。

蘇起表示,台灣現在「既接近又怕受傷害」的微妙心理恐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用這個角度看,現在台灣民眾對大陸政社群行銷成功案例府及民眾能有三成上下的好感,已經很不容易了。

蘇起說,民調顯示,「曾經去過大陸訪問,會增加百分之十的好感」,既印證前述「理性防衛」的論點,也有深刻的政策含義。

馬和解政策,提升民眾安全感

蘇起表示,兩岸開戰及大陸國力增長部分,民調顯示,台灣民眾現在的安全感很高。即使認知大陸國力大增,仍覺安全。這與扁政府時期大不相同,明顯要歸功於馬政府的兩岸和解政策,以及北京大幅降低飛彈在海峽對岸增加的速度。此外,兩岸政治互動(包含談判)的密切,政府高層語言的溫和,國際社會對兩岸和解的正面評價等等,應該都有助提升這個安全感。

敵我量表部分,最特殊的是外交的緊張驟增二點五分。這應與民眾對APEC馬習會破局的挫折感有關。最近半年馬政府在外交上的建樹較不明顯,反而馬總統多次高調提出馬習兩位領導人在APEC碰面的想法,成功抓住民眾的注意力。如今APEC馬習會突然好像凶多吉少,難免在民眾內心產生挫折感。

經貿與軍事各比去年緊張了一點五分。經貿部分可能反應現在工商界一個普遍的認知。那就是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深化與大陸經濟的強化,兩岸經貿的競爭面不可避免地逐步浮升,而互補面下降。至於軍事部分,應與媒體最近對中共軍力擴張及中共與他國摩擦的大量報導有關。但這感覺並沒有影響民眾深層的安全感。



8C37199891C930F3
arrow
arrow

    ewk28ky22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