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1世紀建築設計不再追求「均質」,「要像咖哩醬汁有肉有料,無論裝進什麼形狀的盤子裡,都能順應環境作變化」,58歲的日本建築師團紀彥,昨日在遠東建築講座上以「多元的世界與建築」為題,闡述自己對建築的思考。昨日上百名青年學子和親友團參加遠東建築講座,團紀彥特別分享35年前他在東大、研究所時的設計圖,分享他的心路歷程鼓舞年輕學生。他期勉台灣學生「停下來思考」,「如何在10年後創造台灣建築的新頁。」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他說自己直到大四最後一件設計圖之前,都未曾獲得老師們的讚賞,「心想自己可能沒才華,不適合繼續走這條路」,直到最後一張圖被磯崎新稱讚「局部作得很好,其他老師竟跟著附和,當時我的腿一直在顫抖,這份感動至今仍忘不了。」講座中,團紀彥將建築師的風格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異種交配」,「建築是父親,環境基地是母親,兩者結合誕生出來的叫建築」;另一種是「單性發信」,「建築師本身風格強烈,無論環境如何,都是單方面傳遞個人訊息」,安藤忠雄為代表。團紀彥自認是「異種交配」建築師,他認為當代人生活在全球和在地文化中,就像有洄游世界的魚種,如鮪魚;也有居住在深海、活動範圍小的魚種,如石斑,「即使全球都有石斑分布,各地仍有其品種」。即使生活在全球化底下,團紀彥仍主張「Everything is Local」,他在台灣的代表作日月潭向山遊客服務中心為融合周圍地景的集大成之作,以東方禪意勝出。團紀彥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師從日本知名建築師槙文彥,之後赴美留學。代表作有和仙田滿共同設計的京都市西京極綜合運動公園暨游泳池設施,名古屋榮町音樂廳,東京表參道的植村秀大樓等。



8F65F18671CA8DB5
arrow
arrow

    ewk28ky22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